教你怎样拍摄主星空银河方法教程
红烧脚丫 人气:0星迹的拍摄
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在地球上感觉到天上的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东升西落,使用长时间的曝光可以把星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拍摄下来,这就是星迹(星轨)的拍摄。很多人喜欢拍摄古建筑等题材结合星迹,表现时间流逝的沧桑感。
金山岭长城星迹 6D+14mm f2.8 iso3200 30秒,218张叠加。
拍摄星迹时选择方向时需要注意拍摄的方向,北半球天上星辰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因此向北拍摄时星迹是围绕北极星的同心圆弧,向东西拍摄时星迹是倾斜(和竖直的角度大约是23度)的直线,向南拍摄则星迹是接近水平(有点像双曲线)的横线。不同的星迹跟前景结合起来有不同的画面感。
向北的星迹 黄山,5D3+14mm f2.8 iso1600 30秒 195张叠加。
向东的星迹 济南灵岩寺 350D+24mm f3.5 iso400 1180秒。
因为拍摄方向和焦距对最后星迹效果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筹划星空拍摄时,最好在白天带上指南针实际到各个可能的机位寻找一下方向。比如有的建筑物并非正南正北建设,圆心偏离中轴线的星轨效果如果大打折扣的话,就要尽早下决心放弃寻找更好的拍摄角度。
向西的星迹 泰山 5D3+85mm f1.8 iso800 6秒232张叠加
向南的星迹 泰山 6D+17mm f4.5 iso1600 10秒 294张叠加。
圆心偏离画面中心太远,加上镜头畸变,多少有些鸡肋的星迹试拍。
星迹在天空中移动的速度是恒定的,划过的圆弧对北极星的圆心角是每小时15度,一般想看出明显的星迹,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可以长达数小时,主要受制于电池的电量了。
星迹可以一次拍摄,也可以多张拍摄使用电脑后期叠加。星迹叠加的软件和方法很多,可以直接使用Startrils叠加、利用Photoshop的图层模式功能(比如半岛雪人的插件)进行叠加等等。
Startrils界面
叠加拍摄星迹和单张拍摄相比,可用感光度高,星线密;时长不受电池容量限制(可拍摄间隙更换电池);受意外干扰损失小(单张删除不影响整体效果);可实现多种特殊效果,例如渐入渐出等。
拍摄时意外被汽车远光灯照射镜头产生明显眩光的单张。
删除个别瑕疵单片后叠加效果仍然令人满意。
在使用叠加拍摄星迹时,相机需要关闭长时间曝光降噪等功能,不然相机曝光30秒就需要降噪30秒,星星是不连续的。连续拍摄有两种拍摄方法实现,一种是相机打到B门模式,使用带有间隔定时拍摄功能的快门线,一般单张2-3分钟,间隔两秒,一般用在比较暗的环境。定时快门线不一定要买原厂的,几个国产品牌质量性价比都很高。
另外一种拍摄方法是相机打到手动模式,拍摄模式选为连拍,把快门线推上去一直保持快门接通状态,相机拍完了一张会立刻转开始下一张拍摄,间隔时间短,但是单张最长只能拍摄30秒,一般用在相对亮一些的环境,比如城市星轨。这种拍摄方法有些尼康相机和安装了魔灯破解的佳能相机可以通过机身的间隔拍摄功能实现,省去了带快门线的麻烦。
银河的拍摄
春夏的夜晚特别晴朗,而且没有月光干扰的时候,我们能清楚的看见天上的银河,像一条白色的河流挂在夜空中。银河亮度很弱,只有在几乎一点光污染没有(也没有月光),背景天空几乎全黑的情况下才能看的比较清楚。因此拍摄银河在几年前还往往需要动用赤道仪等专业的天文设备进行长时间跟踪曝光拍摄。随着新一代全副相机如5D3、6D的可用感光度超过6400,普通摄影爱好者拍摄银河也成为了现实。
如果你去查看星图,会发现银河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但是似乎只有夏季的银河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这恐怕主要是因为银河最璀璨的部分称为银心,就是出现在夏季银河里,在7、8月份天刚刚黑的时候,这一段正好出现在天顶偏南的位置,这也是人们外出乘凉观星最多的时间,因此印象深刻。实际上春季、秋季、冬季银河也各有特色,但是只有星空爱好者才欣赏的更多一些。
银河只有在环境非常暗,光害非常小的地方才能拍摄。一般来说最少的拍摄参数是ISO6400,f2.8,15s,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在这个参数下背景环境已经过曝,很遗憾,光害太严重,拍不了银河,肉眼也难以看见银河。在能够用相机拍到银河的地方,肉眼是可以清晰的看到银河的。
也许有人说,不用这么高的感光度,曝光时间长一些可以吗?很遗憾,对银河而已,较长的曝光时间意味着星星的拖线,银河最璀璨的部分清晰度也会受一些影响。有一个参考公式,星星不拖线的快门速度要小于“500/焦距”。所以对于17mm而言,30秒曝光还可以接受,24mm就得20秒以内了。
银河随着地球自转,每天也是东升西落。春季后半夜,银河刚从地平线升起来的时候,从南到北横跨整个东半部天空,看上去就像一座弯弯的拱桥,被天文爱好者称为银河拱桥,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奇妙美景。
银河拱桥出现的范围特别宽广,即便是14mm这样的超广镜头也无法全部拍下,只能多张拍摄,进行接片。
拼接银河拱桥的5张原片。
接片的时候推荐使用专业的接片软件PTGui,因为在自动拼接不成功的时候,PTGui可以使用手动添加参考点的方法进行手动接片。
PTGui拼接完成的效果图。
当夏季银河移动到天顶方向的时候,24mm镜头就足够把这段最绚丽的部分拍摄下来,结合地面的前景或者跟银河来个合影都是很棒的片子。
注意如果想跟银河来个合影,闪光灯最低档也往往太亮导致过曝,手电照射到地面反射的余光补光就足够了。
流星雨的拍摄
流星雨也是夜空中非常壮丽的景观,看着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确实让人激动不已。随着一些和流星雨有关的青春偶像剧的热播,看流星雨似乎成了一个非常热门时尚的行为。而有的时候一些对天文不太熟悉的媒体往往把一些并不太具有观赏价值的流星雨报告给大家,让很多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一颗猎户座流星雨中的流星,绿尾巴是它的标志 350D+35mm f2 iso1600 30s。
说到流星雨的拍摄,先介绍一下流星雨的一些基本情况。北半球三大流星雨,1月初的象限仪流星雨,八月份12-13日极大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左右极大的双子座流星雨,这三大流星雨的ZHR一般常年稳定在100以上。只有英仙座流星雨观测起来在夏夜,比较舒服,另外两个流星雨都在冬夜,观察拍摄都是比较辛苦的。
除了这三大流星雨,还有猎户座、狮子座、小熊座等流星雨,但是这些流星雨往往不够稳定,ZHR甚至只有20左右,如果天气稍有不理想,恐怕整晚上也看不到几颗流星。流星雨的ZHR,是Zenithal Hourly Rate的缩写,它代表的是在最佳状态下(辐射点位于天顶,天空中也没有光污染)一位观测者每小时可以看见的流星最多数量。一场ZRH在120的流星雨,肉眼一个小时能看到20颗流星就不错了,而这些流星也是分布在整个天空,一般的14mm镜头也就是能覆盖1/4个天空的大小吧,一小时能拍到几颗流星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因此在一张片子了拍到好多颗流星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后期合成的,严谨一点的对星点叠加,基本保持了流星出现的位置,不严谨的抠图出来叠加,就只有观赏性,而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了。
象限仪座流星雨 5D3+14mm f2.8 iso6400 30秒 从近300张原片中叠加。
流星雨拍摄除了对星点叠加多张流星的拍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守株待兔的方法结合比较好的前景,等待一颗超亮的火流星出现。这种拍法可能一晚上什么也拍不到,但是只要拍到了,就是大片。
图片说明
2009年,英仙座流星雨 泰山 350D+12mm(裁切) iso800 f4 30s。
平时大家拍到的星空片子里,有两种东西经常会误认为是流星,一个是高轨道卫星,另外一个是夜航的飞机。
这张叠加的片子里,上面一条是高轨卫星,下面一条是飞机。
一颗划过画面的高轨卫星,刚好因为天线活星体的反光突然显的明亮。
高轨卫星的痕迹基本是渐入渐出棒槌形,翻看前后的片子大图往往能看到淡淡的在天空移动的痕迹。而飞机的痕迹更不难辨认,找找前后的片子都有痕迹,而且亮度是差不多的。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