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vue源码 - Object的变化侦测
小土豆biubiubiu 人气:0
作者:小土豆biubiubiu
博客园:www.cnblogs.com/HouJiao/
掘金:https://juejin.im/user/58c61b4361ff4b005d9e894d
简书:https://www.jianshu.com/u/cb1c3884e6d5
微信公众号:土豆妈的碎碎念(扫码关注,一起吸猫,一起听故事,一起学习前端技术)
码字不易,点赞鼓励哟~
一.前言
一起学习vue源码的第一篇,本来想起名为双向数据绑定原理,但是想来还是引用书中[深入浅出vue.js]比较专业的描述作为题目。
(主要是因为双向数据绑定中Object和Array的实现原理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拆分的细一些比较好)
总归来说,双向数据绑定就是通过变化侦测这种方式去实现的,这篇文章主要总结的是Object的变化侦测。
我们在面试的时候,如果面试者的技术栈包含vue框架,那么面试官会有很大的几率甩出“你了解vue中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吗”这个问题。
我也听过一些回答,大家一般都能说出一个词叫“发布-订阅”。
那在深入去问的时候,或者说你能不能给我实现一个简单的双向数据绑定,基本就回答不上来了。
说到这里我已经抛出三个名词了:双向数据绑定、变化侦测、发布-订阅。
前面说过双向数据绑定就是通过变化侦测这种方式去实现的。
那这里的发布-订阅我理解是软件的设计思想,它比变化侦测更深一层,已经到了代码的设计模式这一层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双向数据绑定就是通过变化侦测这种方式去实现的,也可以说双向数据绑定是通过发布-订阅这种模式去实现的。
我个人觉得两者说法都没有问题,只是描述方式不一样。
那不管是叫变化侦测还是发布-订阅,有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可以便于我们理解它们。
(后面的很多描述都会混用这两个名词,不用纠结叫法,了解说的是同一个东西即可)
比如我们经常玩的微博:
有一个用户kk很喜欢某个博主MM,然后就在微博上关注了博主MM。
之后每一次博主MM在微博上发表一些吃吃喝喝的动态,微博客户端都会主动将动态推送给用户kk。
在过了一段时间,博主MM爆出一个不好的新闻,用户kk便将博主MM的微博取关了。
在这个实际场景中,我们可以称博主MM是一个发布者。
用户kk是一个订阅者。
微博客户端就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它时刻侦测这博主MM的动态,在博主MM更新动态是主动将动态推送给订阅者。
前面说了这么多想来大家应该能理解发布订阅/变化侦测大致的设计思想和需要关注的几个点了:
1.如何侦测数据的变化(或者说如何侦测到发布者的发布的内容)
2.如何收集保存订阅者。
3.订阅者如何实现。
接着我们就我们总结的点逐个击破。
二.如何侦测数据的变化
看过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的应该都知道Object类提供了一个方法defineProperty,在该方法中定义get和set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侦测。
备注:对Object.defineProperty不了解的可以移步这里。
下面就Object的defineProperty方法做一个示例演示。
var obj = {}; var name;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name', { enumerable : true, configurable : true, get: function(){ console.log("get方法被调用"); return name; }, set: function(newName){ console.log("set方法被调用"); name = newName; } }) // 修改name属性时会触发set方法 obj.name = 'newTodou'; // 访问name属性时会触发get方法 var objName = obj.name;
我们将这段代码引入一个html中,执行后控制台的打印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当我们修改obj.name属性值时,调用了name属性的set方法,打印了"set方法被调用";
当我们访问obj.name属性值时,调用name属性的get方法,打印了"get方法被调用"。
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如何侦测数据的变化”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很简单呢。
提示:
访问数据属性值时会触发定义在属性上的get方法;修改数据属性值时触发定义在属性上的set方法。
这句话很关键,希望可以牢记,后面很多内容都跟这个相关。
实际上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双向数据绑定:input输入框内容改变,实现输入框下方span文本内容改变。
我们先梳理一下这整个的实现思路:监听输入框的内容,将输入框的内容同步到span的innerText属性。
监听输入框内容的变化可以通过keyup事件,在事件内部获取到input框中的内容,即获取到变化的数据,我们把这个数据保存到一个obj对象的name属性中。
将输入框的内容同步到span的innerText属性这个操作相当于将变化的数据同步更新到视图中,更新的逻辑很简单:
spanEle.innerText = obj.name;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哪里触发这个更新操作。
在监听输入框内容变化的逻辑中我们说过会将变化的数据保存到obj.name中。
那这个操作实际上就是为对象的属性赋值,会触发定义在属性上的set方法。
那么将输入框的内容同步到span的innerText属性这个操作,很自然的就落到了name属性的set方法中。
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很轻松能写出代码了。
<input type="text" id="name"/> <br/> <span id="text"></span>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name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ame"); var textEl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 var obj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name', {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return textEle.value; }, set: function(newName){ textEle.innerText = newName; } }) nameEle.onkeyup = function () { obj.name = event.target.value; } </script>
接着还没完,我们知道一个对象里面一般都会有多个属性,vue data中一般也会存在多个或者多层的属性和数据,比如:
data: {
id: 12091,
context: {
index:1,
result: 0
}
}
所以我们得让对象中的所有属性都变得可侦测:递归遍历对象的所有属性,为每个属性都定义get和set方法。
vue源码封装了一个Observer类来实现这个功能。
/* * obj数据实际上就是vue中的data数据 */ function Observer(obj){ this.obj = obj; this.walk(obj); } Observer.prototype.walk = function(obj) { // 获取obj对象中所有的属性 var keysArr = Object.keys(obj); keysArr.forEach(element =>{ defineReactive(obj, element, obj[element]); }) } // 参照源码,将该方法为独立一个方法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 如果obj是包含多层数据属性的对象,就需要递归每一个子属性 if(typeof val === 'object'){ new Observer(val);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return val; }, set: function(newVal) { val = newVal; } }) }
到这里,数据观测这一步就完成了。
三.如何收集保存订阅者
收集保存订阅者说的简单点就是一个数据存储的问题,所以也不用太纠结,就将订阅者保持到数组中。
前面我们说过微博的那个例子:
用户kk关注博主MM,对应的就是往数组中添加一个订阅者/元素。
用户kk取关博主MM,可以理解为从数组中移除一个订阅者/元素。
博主MM发布动态,微博客户端主动动态给用户kk,这可以理解为通知数据更新操作。
那上面描述的一整个内容就是收集保存订阅者需要关注的东西,书中[深入浅出vue.js]把它叫做如何收集依赖。
那么现在就我们说的内容,实现一个类Dep,后面把它称为订阅器,用于管理订阅者/管理依赖。
function Dep(){ this.subs = []; } Dep.prototype.addSub = function(sub){ this.subs.push(sub); } // 添加依赖 Dep.prototype.depend = function() { // 这里可以先不用关注depObject是什么 // 就先暂时理解它是一个订阅者/依赖对象 this.addSub(depObject); } // 移除依赖 Dep.prototype.removeSub = function(sub) { // 源码中是通过抽出来一个remove方法来实现移除的 if(this.subs.length > 0){ var index = this.subs.indexOf(sub); if(index > -1){ // 注意splice的用法 this.subs.splice(index, 1); } } } // 通知数据更新 Dep.prototype.notify = function() { for(var i = 0; i < this.subs.length; i++ ){ // 这里相当于依次调用subs中每个元素的update方法 // update方法内部实现可以先不用关注,了解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新数据 this.subs[i].update() } }
依赖收集和管理实现了之后,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什么时候添加依赖?什么时候通知更新数据?
在微博的例子中,用户kk关注博主MM,对应的就是往数组中添加一个订阅者/元素。
那对应到代码中,可以视作访问了对象的属性,那我们就可以在访问对象属性的时候添加依赖。
博主MM发布动态,微博客户端主动动态给用户kk,这可以理解为通知数据更新操作。
在对应到代码中,可以视作修改了对象的属性,那我们就可以在修改对象属性的时候通知数据更新。
这段话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所以我们可以去联想平时我们在vue中的操作:使用双花括号{{text}}在模板的div标签内插入数据。
这个操作实际上就相当于是模板中的div便签读取并且依赖了vue中的data.text数据,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个div作为一个依赖对象收集起来。
之后当text数据发生变化后,我们就需要通知这个div标签更新它内部的数据。
说了这么多,我们刚刚的提的什么时候添加依赖,什么时候通知更新数据这个问题就已经有答案了:
在get中添加依赖,在set中通知数据更新。
关于添加依赖和通知数据更新这两个操作均是Dep这个类的功能,接口分别为:Dep.depend和Dep.notify。
那现在我们就将Observer这个类进行完善:get中添加依赖,在set中通知数据更新。
/* * obj数据实际上就是vue中的data数据 */ function Observer(obj){ this.obj = obj; if(Array.isArray(this.obj)){ //如果是数组,则会调用数组的侦测方法 }else{ this.walk(obj); } } Observer.prototype.walk = function(obj) { // 获取obj对象中所有的属性 var keysArr = Object.keys(obj); keysArr.forEach(element =>{ defineReactive(obj, element, obj[element]); }) } // 参照源码,将该方法为独立一个方法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 如果obj是包含多层数据属性的对象,就需要递归每一个子属性 if(typeof val === 'object'){ new Observer(val); } 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 在get中添加依赖 dep.depend(); return val; }, set: function(newVal) { val = newVal; // 在set中通知数据更新 dep.notify(); } }) }
四.如何实现订阅者
还是前面微博的例子,其中用户KK被视为一个订阅者,vue源码中将定义为Watcher。
那订阅者需要做什么事情呢?
先回顾一下我们实现的订阅器Dep。
第一个功能就是添加订阅者。
depend() { // 这里可以先不用关注depObject是什么 // 就先暂时理解它是一个订阅者/依赖对象 this.addSub(depObject); }
可以看到这段代码中当时的注释是“可以先不用关注depObject是什么,暂时理解它是一个订阅者/依赖对象”。
那现在我们就知道depObject实际上就是一个Watcher实例。
那如何触发depend方法添加订阅者呢?
在前面编写侦测数据变化代码时,触发depend方法添加依赖的逻辑在属性的get方法中。
那vue源码的设计是在Watcher初始化的时候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即可以将订阅者添加到订阅器中。
下面将代码贴出来。
/* * vm: vue实例对象 * exp: 属性名 */ function Watcher(vm, exp){ this.vm = vm; this.exp = exp; // 初始化的时候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即可以将订阅者添加到订阅器中 this.value = this.get(); } // 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 访问数据属性即可实现 Watcher.prototype.get = function() { // 访问数据属性逻辑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return value; }
这里对get方法的逻辑简单的解读一下:
数据属性的访问肯定是需要传递数据和对应的属性名才能实现。
然后我们想一下vue中的data属性是可以使用vue的实例对象加"."操作符进行访问的。
所以vue在这里设计的时候没有直接将数据传入,而是传递一个vue实例,使用vue实例.data['属性名']对属性进行访问,从而去触发属性的get方法。
注意:vue还将访问到的数据属性值保存到了Watcher中value变量中。
到这里,由订阅器Dep的depend方法顺藤摸瓜出来的Watcher的第一个功能就完成了,即:
Watcher初始化的时候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将订阅者添加到订阅器中。
我们在接着摸瓜,看一下订阅器Dep的第二个功能:通知数据更新。
// 通知数据更新 notify() { for(let i = 0; i < this.subs.length; i++ ){ // 这里相当于依次调用subs中每个元素的update方法 // update方法内部实现可以先不用关注,了解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新数据 this.subs[i].update() } }
这段代码最重要的一行:this.subs[i].update(),这行代码实际上触发的是订阅者Watcher实例的update方法。
(因为subs中的每一个元素就是一个订阅者实例)
所以我们的Watcher的第二个功能就是需要实现一个真正包含更新数据逻辑的update函数。
那什么叫真正更新数据的逻辑呢?
还是vue的双花括号示例:使用双花括号{{text}}在模板的div标签内插入数据。
当text数据发生变化后,真正更新数据的逻辑就是: div.innerText = newText;
那Watcher中的update方法我们应该大致了解了。
在说回vue的设计,它将真正更新数据的逻辑封装成一个函数,Watcher实例初始化的时候传递给Watcher的构造函数,然后在update方法中进行调用。
function Watcher(vm, exp, cb){ this.vm = vm; this.exp = exp; this.cb = cb; // 初始化的时候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即可以将订阅者添加到订阅器中 this.value = this.get(); } // 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 访问数据属性即可实现 Watcher.prototype.get = function() { // 访问数据属性逻辑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return value; }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 // 当update被触发时,此时获取到的数据属性值是已经被修改过后的新值 var new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触发传递给Watcher的更新数据的函数 this.cb.call(this.vm, newValue); }
那简单的update代码就实现了,不过vue在这里有做小小的优化。
我们在get方法中访问了数据的属性,并将数据为修改前的初值保存到了this.value中。
所以update方法的优化就是在执行update后续代码之前,先对this.value和newValue做一个比较,即对旧值和新值作比较。
只有在新值和旧值不相等的情况下,才会触发cb函数。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 // 当update被触发时,此时获取到的数据属性值是已经被修改过后的新值 var new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var oldValue = this.value; if(oldValue !== newValue){ // 触发传递给Watcher的更新数据的函数 this.cb.call(this.vm, newValue); } }
五.代码补充
Watcher中触发数据属性get方法的执行已经补充完毕,我们在看看订阅器Dep的depend方法。
depend() { // 这里可以先不用关注depObject是什么 // 就先暂时理解它是一个订阅者/依赖对象 this.addSub(depObject); }
关于这个depObject我们说过它是一个订阅者,即Watcher的一个实例,那怎么获取Watcher这个实例呢?
我们回头再看看这个depend触发的流程:
即创建Watcher实例,调用Watcher实例的get方法,从而触发数据属性上定义的get方法,最终触发 dep.depend方法。
所以按照这个流程,在触发数据属性上定义的get方法之前,就必须将Watcher实例准备好。
我们知道在初始化Watcher时,Watcher内部的this的指向就是Watcher实例。
所以vue设计的时候,在Watcher的get方法中把Watcher实例保存到了Dep的target属性上。
这样Watcher实例化完成后,全局访问Dep.target就能获取到Watcher实例。
所以现在将Watcher类的get方法进行补充
// 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 访问数据属性即可实现 Watcher.prototype.get = function() { // 把Watcher实例保存到了Dep的target属性上 Dep.target = this; // 访问数据属性逻辑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将实例清空释放 Dep.target = null; return value; }
备注:对于get方法中清空释放Dep.target的代码,是有一定原因的。请先继续往下看,把Dep.depend的补全代码看完。
接着我们需要将Dep中的depend方法进行补全。
// 添加依赖 Dep.prototype.depend = function() { // addSub添加的是一个订阅者/依赖对象 // Watcher实例就是订阅者,在Watcher实例初始化的时候,已经将自己保存到了Dep.target中 if(Dep.target){ this.addSub(Dep.target); } }
现在我在说一下清空释放Dep.target的代码。
假如我们没有Dep.target = null这行代码,depend方法中也没有if(Dep.target)的判断。
那第一个订阅者添加完成后是正常的,当数据发生变化后,代码执行逻辑:
触发数据属性上定义的set方法,
执行dep.notify
执行Watcher实例的update方法
....
后面的就不说了,我们看一下这个过程中执行Watcher实例的update方法这一步。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 // 当update被触发时,此时获取到的数据属性值是已经被修改过后的新值 var new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var oldValue = this.value; if(oldValue !== newValue){ // 触发传递给Watcher的更新数据的函数 this.cb.call(this.vm, newValue); } }
可以看到,update方法中因为在执行真正更新数据的函数cb之前需要获取到新值。
所以再次访问了数据属性,那可想而知,访问数据属性就会调用属性的get方法。
又因为dep.depend的执行没有任何条件判断,导致当前Watcher被植入订阅器两次。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因此,Dep.target = null 和 if(Dep.target)的判断是非常必须的步骤。
六.完整代码
现在我们将Observer、Dep、Watcher的完整代码贴出来。
Observer实现
/* * obj数据实际上就是vue中的data数据 */ function Observer(obj){ this.obj = obj; if(Array.isArray(this.obj)){ //如果是数组,则会调用数组的侦测方法 }else{ this.walk(obj); } } Observer.prototype.walk = function(obj) { // 获取obj对象中所有的属性 var keysArr = Object.keys(obj); keysArr.forEach(element =>{ defineReactive(obj, element, obj[element]); }) } // 参照源码,将该方法为独立一个方法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 key, val) { // 如果obj是包含多层数据属性的对象,就需要递归每一个子属性 if(typeof val === 'object'){ new Observer(val); } var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key,{ enumerable: true, configurable: true, get: function(){ // 在get中添加依赖 dep.depend(); return val; }, set: function(newVal) { val = newVal; // 在set中通知数据更新 dep.notify(); } }) }
Dep实现
function Dep(){ this.subs = []; } Dep.prototype.addSub = function(sub){ this.subs.push(sub); } // 添加依赖 Dep.prototype.depend = function() { // addSub添加的是一个订阅者/依赖对象 // Watcher实例就是订阅者,在Watcher实例初始化的时候,已经将自己保存到了Dep.target中 if(Dep.target){ this.addSub(Dep.target); } } // 移除依赖 Dep.prototype.removeSub = function(sub) { // 源码中是通过抽出来一个remove方法来实现移除的 if(this.subs.length > 0){ var index = this.subs.indexOf(sub); if(index > -1){ // 注意splice的用法 this.subs.splice(index, 1); } } } // 通知数据更新 Dep.prototype.notify = function() { for(var i = 0; i < this.subs.length; i++ ){ // 这里相当于依次调用subs中每个元素的update方法 // update方法内部实现可以先不用关注,了解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新数据 this.subs[i].update() } }
Watcher实现
function Watcher(vm, exp, cb){ this.vm = vm; this.exp = exp; this.cb = cb; // 初始化的时候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即可以将订阅者添加到订阅器中 this.value = this.get(); } // 触发数据属性的get方法: 访问数据属性即可实现 Watcher.prototype.get = function() { // 把Watcher实例保存到了Dep的target属性上 Dep.target = this; // 访问数据属性逻辑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将实例清空释放 Dep.target = null; return value; }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 // 当update被触发时,此时获取到的数据属性值是已经被修改过后的新值 var new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var oldValue = this.value; if(oldValue !== newValue){ // 触发传递给Watcher的更新数据的函数 this.cb.call(this.vm, newValue); } }
七.实践
关键核心的代码已经实现完成了,接下来就是使用了。
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模板编译的实现,因此有些代码需要写死。
回想vue中双向数据绑定的用法。
我们先写一段简单的代码。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一起学习Vue源码-Object的变化侦测</title> </head> <body> <h1>一起学习Vue源码-Object的变化侦测</h1> <div id="box"> {{text}} </div>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Dep.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Observer.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Watcher.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 data: 数据 * el: 元素 * exp:对象的属性 * (传递这个exp固定参数也是因为没有模板编译相关的代码,所以就暂时写死一个属性) */ function Vue(data, el, exp){ this.data = data; this.el = el; // 因为没有模板相关的代码,所以{{text}}的值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解析 this.innerHTML = this.data[exp]; } var data = { text: 'hello Vue' }; var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var vm = new Vue(data, el); </script> </html>
这段代码运行后,浏览器中已经可以显示{{text}}的值了。
备注:正常显示并不是因为我们对模板和花括号进行编译,而是使用el.innerHTML = data.text;这种写死的方式实现的。
接着,第一步就是将数据变得可观测,即调用Observer传入data数据,我们将代码写到Vue构造函数中。
/* * data: 数据 * el: 元素 * exp:对象的属性 */ function Vue(data, el, exp){ this.data = data; this.el = el; this.exp = exp; // 因为没有模板相关的代码,所以{{text}}的值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解析 this.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初始化vue实例需要将data数据变得可观测 new Observer(data); }
接着,手动为data的text属性创建一个订阅者,代码依然写在vue构造函数中。
备注:手动创建订阅者也是因为没有模板编译代码,否则创建订阅者正常的逻辑是遍历模板动态创建订阅者。
/* * data: 数据 * el: 元素 * exp:对象的属性 */ function Vue(data, el, exp){ this.data = data; this.el = el; this.exp = exp; // 因为没有模板相关的代码,所以{{text}}的值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解析 this.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初始化vue实例需要将data数据变得可观测 new Observer(data); this.cb = function(newVal){ this.el.innerHTML = newVal; } // 创建一个订阅者 new Watcher(this, exp, this.cb); }
创建订阅者的时候有一个cb参数,cb就是我们前面一直说的那个真正包含更新数据逻辑的函数。
这些操作完成后,最后一步就是修改data.text的数据,如果修改完成后,div的内容发生变化,就证明我们这份代码已经成功运行了。
那修改data.text数据的逻辑我借用一个button来实现:监听button的click事件,触发时将data.text的值改为"hello new vue"。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一起学习Vue源码-Object的变化侦测</title> </head> <body> <h1>一起学习Vue源码-Object的变化侦测</h1> <div id="box"> {{text}} </div> <br/> <button onclick="btnClick()">点击我改变div的内容</button>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Dep.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Observer.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Watcher.js"></script> <script> /* * data: 数据 * el: 元素id * exp:对象的属性 * (传递这个exp固定参数也是因为没有模板编译相关的代码,所以就暂时写死一个属性) * cb: 真正包含数据更新逻辑的函数 */ function Vue(data, el, exp){ this.data = data; this.el = el; this.exp = exp; // 因为没有模板相关的代码,所以{{text}}的值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解析 this.el.innerHTML = this.data[exp]; this.cb = function(newVal){ this.el.innerHTML = newVal; } //初始化vue实例需要将data数据变得可观测 new Observer(data); //创建一个订阅者 new Watcher(this, exp, this.cb); } var data = { text: 'hello Vue' }; var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ox'); var exp = 'text'; var vm = new Vue(data, el, exp); function btnClick(){ vm.data.text = "hello new vue"; } </script> </html>
我们看一下效果。
可以看到,我们的代码已经成功运行。
到此,这篇 "一起学习vue源码 - Object的变化侦测" 总结完成。
结束语:
我的vue源码的学习途径主要会参考我自己刚入手的《深入浅出vue.js》这本书,同时会参考网上一些内容。
我会尽量将从源码中解读出的内容,以一种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总结出来。
如果我的内容能给你带来帮助,可以持续关注我,或者在评论区指出不足之处。
同时因为是源码学习,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也充当一个源码搬运工的角色,不创造代码只搬运并解读源码。
作者:小土豆biubiubiu
博客园:www.cnblogs.com/HouJiao/
掘金:https://juejin.im/user/58c61b4361ff4b005d9e894d
简书:https://www.jianshu.com/u/cb1c3884e6d5
微信公众号:土豆妈的碎碎念(扫码关注,一起吸猫,一起听故事,一起学习前端技术)
码字不易,点赞鼓励哟~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