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海象运算符
派森酱 人气:0前言
大家好,我是闲欢,你们的老相识呀!
海象可谓是最大的哺乳动物了,有人称它是北半球的“土著”居民。它圆头,短而阔的嘴巴,粗大的鼻子,上犬齿形成长达40厘米-90厘米的獠牙,每只4公斤以上。雄海象体长可达4米,重2吨。海象喜群居,数千头簇拥在一起。
海象两眼眯得像缺乏活力的老头子,它们爱睡懒觉,一生中大多时间是躺在冰上度过的,还能在水里睡觉,真是牛出天际。
作为996的卷农,我非常羡慕它们的生活,好想跟他们一样躺平。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继续卷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以海象命名的运算符——海象运算符。
Python 海象运算符是在 PEP 572 中提出,并在 Python3.8 版本并入和发布。
海象运算符的英文原名叫 Assignment Expresions ,即 赋值表达式。海象表达式由一个 : 和 一个 = 组成,即 :=
。我们一般称作 walrus operator(海象运算符),因为它看起来就是一个海象旋转 90° 而成。作者还是很有想象力的,这都能联系起来!
语法
海象运算符的语法格式是:
(variable_name := expression)
这是一个新的赋值运算符,跟我们常见的 =
类似,一个变量名后面跟一个表达式。
用法
用于 if-else 条件表达式
常规写法:
a = 5 if a > 1: print('do sth!')
升级写法:
if a := 5 > 1: print('do sth!')
用于 while 循环
常规写法:
n = 3 while n: print('do sth!') n -= 1
升级写法:
n = 3 while (n := n - 1) + 1: print('do sth!')
这里加1是因为执行输出前n就减1了。
读取文件
常规写法:
fp = open("test.txt", "r") while True: line = fp.readline() if not line: break print(line.strip()) fp.close()
升级写法:
fp = open("test.txt", "r") while line := fp.readline(): print(line.strip())
在合适的场景中使用海象运算符可以降低程序复杂性,简化代码,甚至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
不适用场景
虽然海象运算符好用,但也不是所有场景都能用,还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变量赋值
我们不能将 =
运算符与 :=
运算符一起使用,海象运算符只能是表达式的一部分:
a = 5 # Valid a := 5 # InValid empty_list = [] # Valid empty_list := [] # InValid
如果你这样写,编辑器会直接提示错误。
加减法
a += 5 # Valid a :+=5 # Invalid
Lambda函数中的赋值表达式
(lambda: a:= 5) # Invalid lambda: (a := 5) # Valid, but not useful (var := lambda: 5) # Valid
争议
关键字
海象运算符使用 :=
这个关键字,是大多数开发人员都不太喜欢的,这个关键字跟我们平时接触到的都不一样,创造者独辟蹊径。
我也不太喜欢这个,但是也尊重创造者的规则,毕竟人家给大家带来这么实用的运算符。
运算符名称
一些开发人员认为“海象运算符”这个名称太抽象了,不能清晰地表达出这个运算符的含义,几乎百分之百的人第一次看到这个名称,不会想到它的功能。
欢哥以为,既然没有一套规定的命名方法,作者取个有意义的名字也无可厚非吧。
总结
从此以后,我们的武器库中又多了一件常规武器,大家在打仗(卷别人)时,不要忘了使用,对程序的性能和代码简洁性都会有提升。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