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软件园·资讯

展开

Kafka 安装与配置

码农架构 人气:0

本节详细介绍 Kafka 运行环境的搭建,为了节省篇幅,本节的内容以 Linux CentOS 作为安装演示的操作系统,其他 Linux 系列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参考本节的内容。具体的操作系统的信息如下:

[root@node1 ~]# uname -a
Linux node1 2.6.32-504.23.4.el6.x86_64 #1 SMP Tue Jun 9 20:57:37 UTC 201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root@node1 ~]# cat /etc/issue
CentOS release 6.6 (Final)
Kernel \r on an \m

由第1节中第1张图可知,搭建 Kafka 运行环境还需要涉及 ZooKeeper,Kafka 和 ZooKeeper 都是运行在 JVM 之上的服务,所以还需要安装 JDK。Kafka 从2.0.0版本开始就不再支持 JDK7 及以下版本,本节就以 JDK8 为例来进行演示。

1. JDK的安装与配置

很多学习 Kafka 的读者也都是 JVM 系语言的支持者,如果你的操作系统中已经安装了 JDK8 及以上版本则可以跳过这段内容。

安装 JDK 的第一步就是下载 JDK 1.8的安装包,可以进入 Oracle 官网页面进行下载。示例中选择的安装包是 jdk-8u181-linux-x64.tar.gz,我们这里将其先复制至/opt 目录下,本书所有与安装有关的操作都在这个目录下进行。

其次将/opt 目录下的安装包解压,相关信息如下:

[root@node1 opt]# ll jdk-8u181-linux-x64.tar.gz 
-rw-r--r-- 1 root root 185646832 Aug 31 14:48 jdk-8u181-linux-x64.tar.gz
[root@node1 opt]# tar zxvf jdk-8u181-linux-x64.tar.gz 
# 解压之后当前/opt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jdk1.8.0_181的文件夹
[root@node1 opt]# cd jdk1.8.0_181/
[root@node1 jdk1.8.0_181]# pwd
/opt/jdk1.8.0_181
# 上面这个就是当前JDK8的安装目录

然后配置 JDK 的环境变量。修改/etc/profile 文件并向其中添加如下配置:

export JAVA_HOME=/opt/jdk1.8.0_181
export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bin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

再执行 source /etc/profile 命令使配置生效,最后可以通过 java –version命令验证 JDK 是否已经安装配置成功。如果安装配置成功,则会正确显示出 JDK 的版本信息,参考如下:

[root@node1 ~]#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181"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181-b13)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181-b13, mixed mode)

2. ZooKeeper安装与配置

ZooKeeper 是安装 Kafka 集群的必要组件,Kafka 通过 ZooKeeper 来实施对元数据信息的管理,包括集群、broker、主题、分区等内容。

ZooKeeper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是 Google Chubby的一个开源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 ZooKeeper 实现诸如数据发布/订阅、负载均衡、命名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集群管理、Master 选举、配置维护等功能。

在 ZooKeeper 中共有3个角色:leader、follower 和 observer,同一时刻 ZooKeeper 集群中只会有一个 leader,其他的都是 follower 和 observer。observer 不参与投票,默认情况下 ZooKeeper 中只有 leader 和 follower 两个角色。更多相关知识可以查阅 ZooKeeper 官方网站来获得。

安装 ZooKeeper 的第一步也是下载相应的安装包,安装包可以从官网中获得,示例中使用的安装包是 zookeeper-3.4.12.tar.gz,同样将其复制到/opt 目录下,然后解压缩,参考如下:

[root@node1 opt]# ll zookeeper-3.4.12.tar.gz 
-rw-r--r-- 1 root root 36667596 Aug 31 15:55 zookeeper-3.4.12.tar.gz
[root@node1 opt]# tar zxvf zookeeper-3.4.12.tar.gz 
# 解压之后当前/opt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zookeeper-3.4.12的文件夹
[root@node1 opt]# cd zookeeper-3.4.12
[root@node1 zookeeper-3.4.12]# pwd
/opt/zookeeper-3.4.12

第二步,向/etc/profile 配置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并执行 source /etc/profile 命令使配置生效:

export ZOOKEEPER_HOME=/opt/zookeeper-3.4.12
export PATH=$PATH:$ZOOKEEPER_HOME/bin

第三步,修改 ZooKeeper 的配置文件。首先进入$ZOOKEEPER_HOME/conf目录,并将zoo_sample.cfg 文件修改为 zoo.cfg:

[root@node1 zookeeper-3.4.12]# cd conf
[root@node1 conf]#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然后修改 zoo.cfg 配置文件,zoo.cfg 文件的内容参考如下:

# ZooKeeper服务器心跳时间,单位为ms
tickTime=2000
# 允许follower连接并同步到leader的初始化连接时间,以tickTime的倍数来表示
initLimit=10
# leader与follower心跳检测最大容忍时间,响应超过syncLimit*tickTime,leader认为
# follower“死掉”,从服务器列表中删除follower
syncLimit=5
# 数据目录
dataDir=/tmp/zookeeper/data
# 日志目录
dataLogDir=/tmp/zookeeper/log
# ZooKeeper对外服务端口
clientPort=2181

默认情况下,Linux 系统中没有/tmp/zookeeper/data 和/tmp/zookeeper/log 这两个目录,所以接下来还要创建这两个目录:

[root@node1 conf]# mkdir -p /tmp/zookeeper/data
[root@node1 conf]# mkdir -p /tmp/zookeeper/log

第四步,在${dataDir}目录(也就是/tmp/zookeeper/data)下创建一个 myid 文件,并写入一个数值,比如0。myid 文件里存放的是服务器的编号。

第五步,启动 Zookeeper 服务,详情如下:

[root@node1 conf]# zkServer.sh start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opt/zookeeper-3.4.6/bin/../conf/zoo.cfg
Starting zookeeper ... STARTED

可以通过 zkServer.sh status 命令查看 Zookeeper 服务状态,示例如下:

[root@node1 ]# zkServer.sh status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opt/zookeeper-3.4.12/bin/../conf/zoo.cfg
Mode: Standalone

以上是关于 ZooKeeper 单机模式的安装与配置,一般在生产环境中使用的都是集群模式,集群模式的配置也比较简单,相比单机模式而言只需要修改一些配置即可。下面以3台机器为例来配置一个 ZooKeeper 集群。首先在这3台机器的 /etc/hosts 文件中添加3台集群的IP地址与机器域名的映射,示例如下(3个IP地址分别对应3台机器):

192.168.0.2 node1
192.168.0.3 node2
192.168.0.4 node3

然后在这3台机器的 zoo.cfg 文件中添加以下配置:

server.0=192.168.0.2:2888:3888
server.1=192.168.0.3:2888:3888
server.2=192.168.0.4:2888:3888

为了便于讲解上面的配置,这里抽象出一个公式,即 server.A=B:C:D。其中A是一个数字,代表服务器的编号,就是前面所说的 myid 文件里面的值。集群中每台服务器的编号都必须唯一,所以要保证每台服务器中的 myid 文件中的值不同。B代表服务器的IP地址。C表示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表示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如此,集群模式的配置就告一段落,可以在这3台机器上各自执行 zkServer.sh start 命令来启动服务。

3. Kafka的安装与配置

在安装完 JDK 和 ZooKeeper 之后,就可以执行 Kafka broker 的安装了,首先也是从官网中下载安装包,示例中选用的安装包是 kafka_2.11-2.0.0.tgz,将其复制至/opt 目录下并进行解压缩,示例如下:

[root@node1 opt]# ll kafka_2.11-2.0.0.tgz 
-rw-r--r-- 1 root root 55751827 Jul 31 10:45 kafka_2.11-2.0.0.tgz
[root@node1 opt]# tar zxvf kafka_2.11-2.0.0.tgz
# 解压之后当前/opt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kafka_2.11-2.0.0的文件夹
[root@node1 opt]# cd kafka_2.11-2.0.0
[root@node1 kafka_2.11-2.0.0]#
# Kafka的根目录$KAFKA_HOME即为/opt/kafka_2.11-2.0.0,可以将Kafka_HOME添加到/etc/profile文件中,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前面JDK和ZooKeeper的安装示例

接下来需要修改 broker 的配置文件 $KAFKA_HOME/conf/server.properties。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配置参数即可:

# broker的编号,如果集群中有多个broker,则每个broker的编号需要设置的不同
broker.id=0
# broker对外提供的服务入口地址
listeners=PLAINTEXT://localhost:9092
# 存放消息日志文件的地址
log.dirs=/tmp/kafka-logs
# Kafka所需的ZooKeeper集群地址,为了方便演示,我们假设Kafka和ZooKeeper都安装在本机
zookeeper.connect=localhost:2181/kafka

如果是单机模式,那么修改完上述配置参数之后就可以启动服务。如果是集群模式,那么只需要对单机模式的配置文件做相应的修改即可:确保集群中每个 broker 的 broker.id 配置参数的值不一样,以及 listeners 配置参数也需要修改为与 broker 对应的IP地址或域名,之后就可以各自启动服务。注意,在启动 Kafka 服务之前同样需要确保 zookeeper.connect 参数所配置的 ZooKeeper 服务已经正确启动。

启动 Kafka 服务的方式比较简单,在$KAFKA_HOME 目录下执行下面的命令即可:

bin/kafka-server-start.sh config/server.properties

如果要在后台运行 Kafka 服务,那么可以在启动命令中加入 -daemon 参数或&字符,示例如下:

bin/kafka-server-start.sh –daemon config/server.properties
# 或者
bin/kafka-server-start.sh config/server.properties &

可以通过 jps 命令查看 Kafka 服务进程是否已经启动,示例如下:

[root@node1 kafka_2.11-2.0.0]# jps -l
23152 sun.tools.jps.Jps
16052 org.apache.zookeeper.server.quorum.QuorumPeerMain
22807 kafka.Kafka  # 这个就是Kafka服务端的进程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