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个实时Linux的中断线程化问题
zqb-all 人气:0背景
有一个项目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于是在linux内核上打了RT_PREEMPT补丁。
最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芯片本身性能不强,CPU资源不足,急需优化。
初步分析
看了下cpu占用率,除了主应用之外,有一个名为irq/38-twi0的进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它竟然占据了10%的cpu。
这个irq开头的进程是做什么的呢?原来这是一个被线程化了的中断服务程序,负责处理i2c中断的。这个项目i2c总线上挂载了多个设备,压力是比较大的。
第一个想法是能否减少设备数量或者减低采集频率,但这会影响到应用的算法表现,暂时不考虑。
第二个想法是优化代码,但打开中断服务程序的源码一看,其实现非常简单,基本就只是从硬件寄存器中把接收到的数据取出来而已,看来从这里入手也希望不大。
再仔细想想,这个进程执行的操作这么简单,CPU占用率却这么高,那么主要就是因为其执行的频率过高,每次执行其实都会伴随着进程调度/上下文切换带来的开销,这部分是否可以进行优化呢。
中断线程化回顾
让我们来回顾下中断线程化的知识。
在Linux上,中断的优先级比进程高,一旦中断过来普通进程实时进程通通都要让路,让CPU先运行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这就会对实时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由中断带来的实时性问题,或者说由不确定运行时长的中断服务程序带来的实时性问题,RT_PREEMPT补丁引入了中断线程化的机制。
中断线程化之后,中断来了虽然还是会打断实时进程,但所执行的操作只是唤醒中断线程,原本的中断服务程序被放到了一个内核线程中,延迟执行。
这样中断执行的速度就很快也很有确定性,实时进程被打断后可以迅速再次运行,至于中断服务程序,就在优先满足实时进程的情况下,再被调度执行。
从中断线程化的初衷看,当前这种情况根本就不适用。
1.这个中断服务程序非常简单,没必要线程化。强行线程化对实时性的改善不大,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开销。
2.这个中断服务程序非常关键,其中采集的数据的实时性也非常重要,不应该被延迟执行。中断切换回实时进程后,实时进程依赖这些数据,还是要等这个进程把数据取出。
解决
解决方式很简单,对于这个具体的中断,取消线程化,让它变回一个朴素的中断。中断线程化的机制虽好,也要分情况来使用,不然反而会造成系统的巨大负担。
代码改动是在request_irq时,传入IRQF_NO_THREAD标志,即可避免这个中断被线程化。
实际做改动还要注意,RT_PREEMPT使用rt_mutex代替传统的禁用抢占的spin_lock,因此如果需要用真正的spin_lock,需要使用raw_spin_lock_t
在这个具体的例子中,中断大概为一万两千次/秒,取消线程化之后,CPU占用率下降了约10%,效果显著。
本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qb-all/p/12229990.html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