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软件园·资讯

展开

Web2.0编程思想:16条法则

人气:0
想了解Web2.0编程思想:16条法则的相关内容吗,在本文为您仔细讲解的相关知识和一些Code实例,欢迎阅读和指正,我们先划重点:Web2.0编程思想:16条法则,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1、在你开始之前,先定一个简单的目标。无论你是一个Web 2.0应用的创建者还是用户,请清晰的构思你的目标。就像“我需要保存一个书签”或者“我准备帮助人们创建可编辑的、共享的页面”这样的目标,让你保持最基础的需求。很多Web 2.0应用的最初吸引之处就是它的简单,避免并隐藏了那些多余的复杂性。站在创建者的立场,可以想象Google的几乎没有内容的主页,还有del.icio.us的简单的线条。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看,与之齐名的就是Diggdot.us所提供的初始化页面。你能够并且希望加入更多功能,但是先做好最开始的。在一个时候只做一个特性,完成一个目标。这听起来很太过于单纯化了,但它将使你更加专注,而且你也会明白我的意思。

2、链接是最基础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称之为Web的一个理由。链接是把Web中各种实体连接起来的最基本的元素。你的信息、你的关系、你的导航,甚至是能够被写成URL的任何内容。这里有一个链接应该遵循的规则(其实你也不必严格的遵守):

1. Web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URI或者是URL所连接的。

2. 把所有的链接都保存为他的原始出处,这样可以让你与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分享它。

3. 第二条中任何时候的前提是链接必须是持久的,它不会在没有任何缘由的情况下被改变或者是消失。

4. 链接应该是人类可读的、稳定的、并且能够自我诠释的。 

3、数据应该属于创建它的人。是的,你听我的。任何用户创建的、贡献的或分享的都是他们自己的,除非他们很明显的放弃这个权力来让你自由处置。他们贡献到Web上的任何信息都应该是可编辑的、能被删除的、并且能够取消共享,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用户愿意。这也包含了那些间接的数据,像他们所关心的记录、日志、浏览历史、网站访问信息,或者是任何可以被跟踪的信息。所有的网站必须清晰简单的陈诉那些信息是用户创建的,并且提供他们停止创建的方法,甚至是清除的方法。

4、数据优先,体验与功能其次。无鬯俏谋尽⑼计⒁羝祷故鞘悠担琖eb最终还是把这些解析为数据。换句话说,你无法脱离数据去呈现内容。所有这些数据都通过那些易于发现的URL来定位(参见第2条)。通过另一种形式来看待这些,Web最终是名词优先,动词其次,虽然最近正在向动词偏移。来看看名词的例子:日历的条目、家庭照片、股票价格。还有一些动词的例子:定一个约会、共享一张图片、买一份股票。

5、做好积极分享一切的准备。尽可能的分享一切,你所拥有的所有数据,你所提供的所有服务。鼓励不遵循原有意图的使用,提倡贡献,不要那些需要分享的内容坚持设置为私有的。在分享与发现之后,提供易于使用的浏览方式是显而易见的需求。为什么呢:话说回来,你会从别人的共享之中受益匪浅。注意:这里没有许可让你去侵犯版权保护的法律,你不能够去分享你刻录的DVD或者是拥有商业版权音乐,因为你已经同意不会去分享这些东西。但是你可以发现并分享那些完全开放的媒体内容。一个小小的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下Creative Commons license(共创协议).

6、Web是一个平台;要让它成长。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平台(Windows、Linux、Mac),但是那些已经不是重点了。换句话说,Web是无法脱离的平台,不会中断的平台,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扩展的平台。你在Web上提供的数据与服务将会成为Web一部分,最终你会在Web平台的某一处扮演你的角色。扮演好你的角色并照顾好后来者。

7、理解与信奉“阶梯性”。现在的Web越来越大,几乎蔓延到了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并且已经拥有了10亿用户。我的观点是Web的各个组成部分存在着细微的区别和不同,就像不同地方的用户那样。例如Web的设计部分:易用性永远优先于速度、可靠性、重用性与可集成性。你也应该提供同样的体验给你的用户。它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被人们在文档中强调,忠诚的用户很快会成为专业的用户,他们期待更快的速度还有更多。退一步支持他们。同样,也有很多很多的用户会进入这个阶梯的底端,如你所期待的那样。他们可能不会说你的语言,不熟悉你的文化,甚至不知道是如何到这里的。所以你需要向他们表达清楚。

8、任何东西都是可编辑的。或者是它应该被编织的更好。要确定的是,只有很少的东西是不能被编辑的,剩下的都可以,这是一个可写的Web。这并不意味着原始内容的丢失,而通常被理解为用户能够很容易的对内容加以评论,或者评注内容是在那里发现的。如果你对此应用的好,他们能够比你所想象的做的更多(把内容串起来并且给予原始内容来创建自己的,等等)。

9、Web上的身份是神圣的。不幸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得到更多的隐私(这完全是上个世纪的想法)。但对身份的验证是必要的,你应该感谢那些只需一个邮件地址就能确定你身份的服务。这意味只要你对你的用户承诺了,你就必须保证他们的隐私安全。必要的时候,在这个世界的某处你还得为你的用户挺身而出,向当地的权威挑战。如果你没有打算那样做,你就得把实际情况告诉你的用户。另一方面,如果身份是必须的,不要试图伪装它,不然在某一天我们将会在Web上放弃我们的最后一点点隐私的权利。

10、了解流行的标准并且使用他们。从一个消费者或者是创作者的立场来看,数据将会以不同的格式与任何一个人交换。同时这样的数据也会反过来促进标准的完善与采纳。这通常意味像RSS、 OPML、XHTML、Simple XML、JSON等简单标准的流行,而避免SOAP、XSD,还有RDF、ATOM也一样,使用它们会给我的内心带来痛苦。请你也为你所钟爱的标准投上一票来支持它们。

11、遵循无意使用的规律。如果你把非常有趣的数据和服务用广泛使用的格式开放和共享出去,你将会得到你所应得的,其他人也将会基于你的那一块Web平台来构建。或许还会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所以为这个做一下准备比较好。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看到一个播客(podcasting)服务因为流行过渡而导致服务垮掉,就是因为他们被 Slashdot和del.icio.us给收录了。这一点要知道:网络上的大量化意味着如果一个内容非常有趣,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角落也会得到惊人的访问量。鼓励使用这种方式,它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前提是你要有所准备。

12、粒化你的数据与服务。我们应该在很早以前就明白这些,大规模集成的数据仅仅适用于无需管理的下载与批量操作。分解你的数据,让他们独立成可描述的URL地址,对你的服务也一样。反过来说,你不要创建一些巨大的、复杂的、像圣诞树那样的数据结构和服务。保持简单,要非常的简单。让这些分离的片断能够容易的被重组和发现。

13、提供用户能够单独受益的数据和服务。渐渐依赖于这种社会化参与是存在风险的,你需要让你的用户有一点点动机来贡献时间、热情和信息,除非他们能够直接受益。社会化分享比个体行为的利益大很多,除非你能够激发用户的个人动机,否这你将无法享受这份厚礼。

14、让用户组织并过滤信息。不一定是必须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让用户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标注和组织数据,因为你自己是永远无法及时的处理他们的。用户会按照他们自己理解的最佳方式来处理并构建。要保证你的Web服务能够按照用户所需所想的方式来工作。这也是标签(tagging)和通俗分类(folksonomies )的方式如此成功的主要因素。

15、提供丰富的用户体验。Web一直都在和本地的应用程序进行着激烈的竞争。为什么?因为本地程序还是感觉上好一些,速度也快一些。但是这不会长久的(确信在5年或者15年后,这种竞争就不存在了)。是的,我在谈论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 Ajax, 还有那些不可思议的交互应用。他们让Web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无平台”的平台,如果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16、信奉并支持快速改进和反馈。这个通常意味着加快步伐,但也意味着使用轻量级的工具、技术和不要做出那些适得其反的痛苦决定(例如使用一个被层层环绕的Ajax框架来代替可以通过混合来实现的,或者用C++来构建所有的东西,其实使用Ruby会更好一些)。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一个非常快速的方式来处理错误报告,修复Bug,释放新版本。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来看,报告你所发现的任何问题,还有那些你经常抱怨的地方,甚至那些都不是一个Bug。
当然,Web 2.0是一个极其广泛和深奥的话题,没有一个人能够列举出它的所有重点和特征。如果你对此充满了兴趣,请花一点时间来补充我没有提到的地方。我想这就是Web 2.0的参与性吧!

原作者的这个标题借鉴了Bruce Eckel的两本畅销书的名字:《Thinking in C++》和《Thinking in Java》,《C++编程思想》与《Java编程思想》,在此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这样翻译这个题目:)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