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memory order 浅谈关于C++memory_order的理解
ManateeFan 人气:0想了解浅谈关于C++memory_order的理解的相关内容吗,ManateeFan在本文为您仔细讲解C++ memory order的相关知识和一些Code实例,欢迎阅读和指正,我们先划重点:C++,memory,order,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吧。
看了c++并发编程实战的内存模型部分后,一直对memory_order不太懂,今天在知乎发现了百度的brpc,恰好有关于原子操作的文档,感觉解释的很好。为了加深理解,再次总结一遍。
在多核编程中,我们使用锁来避免多个线程修改同一个数据时产生的竞争条件。但是,锁会消耗系统资源,当锁成为性能瓶颈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另一种方法——原子指令。c++11中引入了原子类型atomic。
但仅靠原子指令实现不了对资源的访问控制。这造成的原因是编译器和cpu实施了重排指令,导致读写顺序会发生变化,只要不存在依赖,代码中后面的指令可能会被放在前面,从而先执行它。cpu这么做是为了尽量塞满每个时钟周期,在单位时间内尽量执行更多的指令,从而提高吞吐率。
下面看个例子:
// thread 1 // ready was initialized to false p.init(); ready = true;
// thread 2 if(ready) { p.bar(); }
线程2在ready为true的时候会访问p,对线程1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执行顺序,那么p先被初始化,然后在将ready赋为true。但对多核的机器而言,情况可能有所变化:
- 线程1中的ready = true可能会被cpu或编译器重排到p.init()的前面,从而优先执行ready = true这条指令。在线程2中,p.bar()中的一些代码可能被重排到if(ready)之前。
- 即使没有重排,ready和p的值也会独立地同步到线程2所在核心的cache,线程2仍然可能在看到ready为true时看到未初始化的p。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pu和编译器提供了memory fence,让用户可以声明访存指令的可见性关系,c++11总结为以下memory order:
memory order | 作用 |
---|---|
memory_order_relaxed | 无fencing作用,cpu和编译器可以重排指令 |
memory_order_consume | 后面依赖此原子变量的访存指令勿重排至此条指令之前 |
memory_order_acquire | 后面访存指令勿重排至此条指令之前 |
memory_order_release | 前面的访存指令勿排到此条指令之后。当此条指令的结果被同步到其他核的cache中时,保证前面的指令也已经被同步。 |
memory_order_acq_rel | acquare + release |
memory_order_seq_cst | acq_rel + 所有使用seq_cst的指令有严格的全序关系 |
有了memoryorder,我们可以这么改上面的例子:
// Thread1 // ready was initialized to false p.init(); ready.store(true, 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Thread2 if (ready.load(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p.bar(); }
线程2中的acquire和线程1的release配对,确保线程2在看到ready==true时能看到线程1 release之前所有的访存操作。
注意,memory fence不等于可见性,即使线程2恰好在线程1在把ready设置为true后读取了ready也不意味着它能看到true,因为同步cache是有延时的。memory fence保证的是可见性的顺序:“假如我看到了a的最新值,那么我一定也得看到b的最新值”。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