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细节,回归本质,成败在微小之间
张泰峰 人气:3序
日前,一位大佬的演讲,感触很深刻,他说“专注细节,回归本质,做好每一件小事”,——在事物高速发展的趋势中,我们无法预测拐点,也没有强力的、有效的办法,保证增长的延续,于是我们陷入了迷茫。
当真正的顶点来临时,当大厦面对狂风暴雨,一些微小的细节就注定了大厦的崩塌。当海面刮起飓风,当大河翻涌巨浪,任何不适应的举动、不正确的细节,都将导致灭顶的灾难。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组织,更是关于一个人,一个个体;实际上个人与组织在这一点是共同的。这会对我们有很多启发。
事物的本质
那么回归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务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东西。
一件事的本质又是什么?我想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本质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事情的本质就是寻找事情与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事情的本来面目,将事件本身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地暴露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它,深入它,从而不被表象所欺骗。假如我们对事物的本身理解有偏差,那么这个事情不可能被完整的做好,也就是脱离了事物的本质,最终会为事物本身或相关联事物的内在联系带来不可预料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事物本质的意义了。
回归本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本质。
不要盲目的相信自我的判断,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事情发展的不对,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客观的、准确的重新定位自己的出发点,通过合理的调查研究找回事情的本质,只有在本质条件正确的情况下所做的事情才有可能会成功。当事情没有做好,办砸了,首先要反思的就是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失败的本质又是什么?
回归本质的另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静心、戒骄祛躁。
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就是一种回归自然本质的状态,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去淡泊一切无关的杂念,抛却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从本质出发。这就是所谓的静心,所谓的淡泊。心不静,又如何致远呢?
细节,在现代社会,是最为重要的
一个小小的动作,别人就可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从而取得竞争力;一个等式的定义域,决定一个计算题的正确与否;一个符号和变量的位置,导致产品蒙受几十万的损失。这在现代社会太常见了,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直接决定失败,是决定了生死存亡的关键。
细节这个词,在现代社会已经被变相放大。人工智能的出现、工作的减少、竞争的激烈以及同行之间的技术竞逐决定了——无论你是在什么行业,做什么事情,也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在风口的猪、你是运气爆棚的人、你天赋异禀,背后都会有比你更优秀的人等待着替换你,等他们超过你,再狠狠得给你一个强者的微笑。
你需要给自己一些告诫,请不要忽略细节,“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是一种打压自我的行为,也是一种不自信的危险行为。
细节存在于生活之中,你是否有仔细想过发生了哪些事情呢?你是否尝试过了解事情发生的细节?你是否知道你所做的事情,目的究竟是什么,你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你的文章,你的代码,你有认真的仔细阅读过吗?
基础与适应变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想这句话已经不需要我再来做过多的解释。在这里,我更想表达的观点是:“现代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生活是如此、学习是如此、工作亦是如此。这虽然是可取的,但这是不可能让你变成巨人的,你将永远站在巨人的肩上,但不代表你就是巨人”。
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成为巨人,现代社会同样趋向于个性、自我、真我,而成为巨人则是最艰难的道路。但是我想,应该所有人都期盼能变得更好,能获得更多的收入、能获得更好的地位,能让自己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总有人认为有些疯子、工作狂、学霸,不懂生活,不知情趣。我认为恰恰相反,他们是看到了生活的本质,或者说,他们活出了生活的本质。
《活着》中,有一句话:“活着本身就是为了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为了活着,活出意义,活出价值,当那些经历了苦难的人们,劫后余生。当肖生克在500米的黑暗中爬行,我想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我想活着,要自由,再也不要苟且”。
只要活着,自然就要追求,失去了目标的人,他其实已经死去了。
只要追求,基础决定永远是不变的话题。
——巨人,不是生来就是巨人的。
野蛮人与文明人——
野蛮人,他们的身体是他们拥有的唯一的工具,他们将这一工具用于多种途径,然而,由于缺乏训练,如今我们文明人的身体已经不具备这些用途了。正是我们的技能使我们失去了野蛮人所掌握的力量和敏捷。
试想一下,如果拥有斧子,野蛮人还能够徒手折断很粗的树枝吗?如果拥有了弹弓,他们还能够如此有力的抛出石头吗?如果拥有梯子,他们还能够轻易的爬上一颗大树吗?如果拥有马匹,他们还能够跑的那么快吗?试想野蛮人和文明人都处于赤身裸体,手无寸铁的状态,那么你立刻就会明白,野蛮人时刻都在积攒着力量,时刻准备着应付任何可能的事情,并且总是全身心的投入战斗,注重环境细节的优势所在了。
这不就是《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所讨论的道理吗?当一个组织,一家企业遇到新的环境,新的机遇或来自创新者的挑战的时候,为什么他们总是无法战胜对手?为什么诺基亚会败于苹果?因为他们的基础崩塌了,他们盲目的信任巨人,站在以往的圈套里,“文明人”在没有工具基础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战胜得了“野蛮人”呢?
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野蛮人和文明人,不就是基础知识与上层应用之间存在的关联么?当我们没有了趁手的工具,你又能适应什么样的变化呢?
新的一年
写了很多令人思考的东西,是对过去的一年的总结,亦是对将来的拷问。基于细节,回归本质,注重基础与沉淀,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保持增长,避免淘汰的法宝。同时也必须要知道,身外之物永远是易于寻找的,而本质难寻。
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砥砺前行。
加载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