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软件园·资讯

展开

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如何更聪明地提高工作效率?

码匠赵铁柱 人气:0

前几天PDD的事情又把互联网打工人的工作状态推向了大众视野,引起了大家的口诛笔伐。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愤慨终究是暂时的,作用甚微。在大环境短时间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想想如何应对,或许比在网上愤愤不平破口大骂更有用。最近读到了《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书中倡导拒演“拼命工作”的苦情戏,有很多作者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思考,下面是部分节选,祝开卷有益。

“我快忙疯了”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我快忙疯了”这种话?或许你自己也这么说过。对许多人来说,“快忙疯了”已经成了他们的日常。可是,为何要这么疯狂?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工作时间被各种或真实或虚拟的东西干扰,被切割得七零八碎;二是不惜任何代价追求成长,这种不健康的执念促使人们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把他们压迫得疲惫不堪。

难怪人们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出门的时间越来越早,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周末也要加班加点,只要有一点儿空闲时间就要处理工作。在上班时间,工作从来都做不完。就这样,工作侵占了绝大部分时间,生活沦为了边角料。

更糟的是,在某些人眼中,超长的工作时间、过度的忙碌及缺乏睡眠,竟然变成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荣誉勋章。可长期的疲惫不是荣誉勋章,而是愚蠢的标志。

更有甚者,上述问题并不是组织所独有的——个人、承包商、个体企业家都在以相同的方式消耗着自己。

你可能在想,人们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再加上各种新科技手段的帮助,负担应该减轻了吧?并没有。它越来越沉重了。

可是工作量并没有突然增多。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几乎没法专注地、不受干扰地工作。人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变长了,可完成的事情却变少了。你必须将大把大把被浪费在不重要事情上的时间算来,这才能讲得通。

不少人每周在工作上要花费60、70,甚至80小时,在这些时间里,有多少真正用在了工作上?又有多少被浪掷在会议和干扰里,被虚耗在效率低下的业务中?可以说绝大多数都被浪费了。

解决方案不是多花时间,而是少扯淡;是减少浪费,而不是增加投入。你需要大幅减少干扰,去缓解持续不断的焦虑,并避开压力。

高质量的1小时

切分60分钟有很多方法:

1×60=60

×30=60

4×15=60

25+10+5+15+5=60

上面这些算式的结果都是60,可效果却完全不同。数字一样,可质量完全不同。我们追求的1小时,是1×60。

分成数段的1小时并不能算是1个小时,只能算是零碎时间的堆砌。如此低质量的输入,真的很难做出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高质量的1小时是1×60,不是4×15。高质量的一天至少应该有4×60,而不是4×15×4。

时间被切割成零碎的小段后,你很难高效率地工作,但你会很容易感受到压力:你用25分钟打了个电话,接下来花了10分钟跟一个拍你肩膀的同事聊了会儿,手头上的事情刚做了5分钟,有人叫你去参加讨论,结果你在一件根本不需要占用你注意力的事情上又浪费了15分钟,最后你只剩下5分钟来做想做的事情了。难怪人们会变得脾气暴躁。

而且,在你努力一心多用、应付场景转换的时候,你必须得把缓冲时间考虑进去。头脑放下上一件事,转而处理下一件事的时候,是需要时间的。就这样,当时钟走到了5点时,理论上你已经在办公室里待了8小时,可你却在自问:“我今天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你知道自己人在这里,可一个又一个小时都是轻飘飘的,它们都不留痕迹地溜走了。

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如果你的时间都是零碎的小段,是谁,或什么原因把它切分成了这样?是其他人在干扰你,还是你在干扰自己?你能做出哪些改变?在1小时内,你在同时处理几件事?一次做一件事的意思,不是这件事做完,下一件事就飞快接上,然后再来处理第三件,而是说,一次投入好几个小时(一整天更好)去做一件大事。

问问自己:上次你能把完全不受干扰的3个甚至4个小时留给自己和工作,是什么时候?我们曾在一个600人的大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举手作答者还不到30人。你答得出来吗?

高效比高产更重要

这些日子,人人都在谈论提高产能。市面上有无穷无尽的方法和工具,都承诺能让你变得更加高产。可“更加高产”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产是用来形容机器的,不是用来形容人的。把一定数量的任务填到一个时间段里去,或者力求把更多任务塞进更短的时间里去,这是毫无意义的做法。

机器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地连轴转,人不行。

如果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高产上,到最后,他们就会一心让自己忙碌起来。每一分钟都要填满,而且永远有更多事情等着!

在Basecamp,我们不推崇忙碌,我们推崇高效。投入的精力能减少吗?要做的事情能砍掉多少?我们的清单里写的不是“哪些事情要做”,而是“哪些事情不要做”。

高产指的是把时间全部占上——把时间表填到不能更满,然后尽你所能,做得越多越好。而高效指的是找出更多未被侵占的时间,留给工作之外的其他事——留给休闲放松,留给家人和朋友,或者留出时间,什么也不干。

没错,什么也不干是完全可以的。更妙的境界是,没有值得做的事情。如果你当天的工作只需3小时就能完成,那做完了就停下。不要只为了让自己保持忙碌或拥有高产的感觉,就再用5小时的工作把这一天填满。利用时间的一个妙招就是,不做不值得做的事。

上班时反而没法完成工作,为什么?

问问人们在必须完成工作的时候会去哪儿,你极少能听到这个答案:办公室。

没错。当你必须把工作做完的时候,你极少会去办公室。如果必须去的话,也是在清晨、深夜或周末的时候。只要是没别人在的时候就行。而在这种时候,它甚至已经不算是“办公室”了,只是一个无人打扰的安静空间。

太多人再也无法在上班时完成工作。

可这完全不合理啊。公司花了大笔的钱购买或租赁写字楼,再往里头塞满桌椅和电脑,然后又做出种种安排,好让任何人都没法在这个地方把工作干完。

当今的办公室已经成了干扰中心。刚一进门你就成了靶子,人人都可以找你说话,向你提问,找出点事儿来烦你。等你走进屋里,又有人来找你参与问卷调查、质询或把你拉去开会。开完一个,还有一个,讨论的是另一次会议的事儿。在这么一个环境里,你怎能指望有人能把工作做完?人们常责怪脸书、推特和YouTube,说它们是干扰工作的罪魁祸首,如今这种指责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可它们并不是问题所在,它们造成的影响并不比30年前老派的“抽烟休息时段”更大。那时候,香烟是罪魁祸首吗?

工作中最大的干扰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内部:到处溜达,经常询问工作进度的管理人员;收效甚微,却又连带出下周另一个会议的会议;沙丁鱼罐头般拥挤的格子间;销售部响个不停的电话铃;楼下食堂喧闹的人声。这些都是与现代办公室相伴相随的、有毒的副作用。

你有没有注意过,自己在火车或飞机上能做完多少事?或者在度假的时候(虽然这听起来有点变态);当你躲到地下室的时候;或者在某个周日下午晚些时分,当你无事可做,只好打开笔记本电脑敲键盘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不上班的时候、远离办公室的时候——你最容易把事情做完。因为这些都是“零干扰”地带。

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睡得越来越晚,并不是因为工作量一下子加大了,而是因为他们再也没法在上班时完成工作!

即时回复

对即时回复的期待犹如一根导火索,引发了太多的险情。先是有个人给你发了封邮件。如果几分钟内没有收到你的回复,他们就给你发条消息。还是没回音?那他们就给你打电话。然后他们会问别人你上哪儿去了。于是那个“别人”就把上述过程重复一遍,好引起你的注意。

突然之间,你就被人从手头的事情中拽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十万火急的事吗?那行,没问题!他们没错。可如果不是急事——几乎从来都不是急事——那他们就不该这样做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即时回复的期待都是毫无道理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实时沟通工具侵入日常工作——尤其是即时信息系统和群聊工具——对即时回复的期待已经成了常态。

这不是进步。人们一般是这样想的:如果我能飞快地发消息给你,你就也能飞快地回复我,对吧?从技术上说,没错;但在现实中,这是错的。

你把消息发给别人的速度有多快,跟人家回复你的速度没半点关系。决定回复速度的是沟通内容本身。紧急事项?好的,回复你。你想让我把上周发给你的东西再发一遍?这事可以等。你想问个问题,但其实你自己也能找到答案?这事可以等。你想知道3天后客户几点到?这事可以等。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等。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等。

在Basecamp,我们努力创造出一种非即时回应的文化。如果一个问题并不紧急,那么3小时后再回复也无妨,没人会火烧眉毛。我们不但接受,还鼓励员工这样做:不要经常检查电子邮件、聊天工具或即时短信,给自己留出足够长的、不受打扰的时段。

试试看。说完你要说的,然后回去工作,心里不设任何期待。等到对方有空、能够回复你的时候,你自然会得到回复的。

如果对方没有立即回复你,并不是因为他故意不理你——很可能是因为他在工作。在等待期间你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吗?

等一等不要紧,天不会塌下来,公司也不会倒掉。它只会变成一个更加冷静、镇定,工作起来更舒服的地方。对每个人都一样。

群聊的害处

工作中的群聊就好像让人置身于全天候的会议室,谁都能进来,也没有议程。真是让人身心俱疲。

群聊的时候,谈话仿佛坐上了一条永不停息的传送带,离你越来越远。如果“传送带”过来的时候你没在位置上,那你就永远也没机会表达意见了。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发表看法,就得整天盯着聊天的信息流(往往还得同时盯着好几个)。你可以主动放弃,但接下来你心里就会天人交战,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无论是跟进还是放弃,结果都令人不爽。

然而,若是有节制地使用,群聊也没那么糟。遇上需要立刻处理的急事,群聊就很好用了,可以迅速地讨论出结果。如果你面临一场危机或突发事件,需要快速召集一批人共同面对,群聊就非常合适(它也很适合社交,就好比在饮水机旁打趣闲聊,大家吹吹牛,发点搞笑图片之类的,能在工作的间隙让大家迅速打成一片)。

但是,当你被困在“越快越好”的聊天室中的时候,那条细细的界线就很容易断掉。一刻不停的群聊对话会让人以为,每一件事都值得立即讨论处理,但实际上并不是,几乎每件事都可以等,也应该等——等到人们有机会好好想想,并清楚地把它写下来为止。

否则,同事之间很容易产生“默认”的误解。“你说你不同意是什么意思?咱们已经在群里讨论过了啊。”“我怎么知道?当时我又没在,我在处理别的事儿。”“啊?我们讨论过了,看你没出声,以为你同意的。”“这叫什么事儿!”在群聊中做决策时,这种场面太常见了。

涉及群聊时,我们有两条首要的经验法则:“在少数情况下实时沟通,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必”,以及“如果这件事很重要,那就慢慢来”。

重要的议题需要留出时间思考,也需要跟群聊中的其他话题区分开来。如果大家在群聊中讨论的某件事情显然非常重要,就不应该七零八落地一句句发消息,我们就会请大家“把它好好地写下来”。这一条要和另一条准则一起使用:“如果你需要每个人都看到它,就不要在群里说。”为这件事开辟一个永久的、可以让大家深思熟虑的讨论空间,而不是让它在5分钟后就被新信息淹没不见。

有许多管理人员之所以喜欢群聊,是因为他们可以快速地进出,并且同时对很多人说话,可这会导致许多员工整天心神不宁:明知自己还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做,却必须努力跟上群聊的进程。

在某些情况下,群聊还是很有用的,但它不是沟通的全部。


当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Basecamp一样追求“冷静”,但是希望大家读完能有一些启发,努力为自己争取了一个相对冷静的工作环境。比如:为自己准备一个降噪耳机,最好是一个头戴式,这样可以给其它人一个信号:你正在专注于工具,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最好不要打扰。

或者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同事或上司(俺的小心思),大家一起来营造一个相对冷静的工作环境。

《重来3》在微信读书有,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还有一些其它章节很警醒实用。

欢迎关注,点点再看。

加载全部内容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