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pack Compse 实战 —— 全新的开发体验
秉心说 人气:10公众号回复
Compose
获取安装包项目地址: Wanandroid-Compose
经过前段时间的 Android Dev Summit ,相信你已经大概了解了 Jetpack Compose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可以阅读这篇文章 Jetpack Compose 最新进展 。总而言之,Compose 是一个 颠覆性 的 声明式 UI 框架 ,它的口号就是 消灭 xml 文件 !
尽管 Jetpack Compose 还只是预览版,API 可能发生变化,缺乏足够的控件支持,甚至不是那么稳定,但这阻止不了我这颗好奇的心。我在第一时间就上手撸了一款 Compose 版本 Wanandroid 应用,功能也比较简单,仅仅包括首页,广告和最新项目,类似于 Android 原生页面的 Viewpager + TabLayout
。下面的 gif 展示了应用的基本页面:
可以看出来页面并不是那么流畅,View 的复用应该是个问题,甚至我也没发现应该怎么做下拉刷新。那么,Compose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来说说 Android 应用架构问题。
荒芜年代 —— MVC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可以说是 Android 开发的黄金时代,也可以说是开发者的荒芜时代。一方面,毫不夸张的说,基本会写 xml 都能谋得一份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开发者来说,远远没有现在的规范的开发架构。没记错的话,我当年的主力开发框架是 xUtils 2
,一个类库大包干,从 布局和 ID 绑定,网络请求,到图片展示,ORM 操作,一应俱全。当时的 布局和 ID 绑定还是运行时反射,而不是编译期注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Android 连一个官方的网络库都没有。
在架构方面,很多人都是一个 Activity 撸到死,我真的见过上千行zouguolai的 MainActivity 。并且觉得这就是 MVC 架构,实体类 Entity 就是 Model
层,Activity/Fragment
就是 Controller
层,布局文件就是 View
层。
但这当真是 MVC
吗?其实并不是。不管是 MVC
, MVP
,还是 MVVM
,都应该遵循一个最起码的原则,表现层和业务层分离 ,也就是 Android 官网给出的 应用架构指南 中强调的 分离关注点 。Activity/Fragment
既要承担视图层的任务,展示和更新 UI,又要处理业务层逻辑,获取数据等。这并不符合架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 MVC 模式中,Model 层不仅包含实体类 Entity,更重要的作用是处理业务逻辑。View 层负责处理视图逻辑。而 Controller 就是 Model 和 View 之间的桥梁。桥怎么建,其实并没有标准,根据你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
引用一张阮一峰老师的图,大致是这么个意思,但是也不一定就完全都是单向依赖。
从荒芜时代走过来,MVC 总算有点分层的味道在里面了,分离了视图层和业务层。但是 View 层和 Model 层的依赖关系,造成代码耦合,终将导致 Activity 日益臃肿。那么有没有办法将 View 层和 Model 层彻底分离,做到视图层和模型层完全分离呢? MVP 就应运而生了。
青铜年代 —— MVP
依旧是阮一峰老师的图片:
相较于 MVC ,MVP 用 Presenter 层
代替了 Controller 层
,且 View 层
和 Model 层
完全分离,依靠 Presenter 进行通信 。
想象一个获取用户信息的场景。IView
接口中定义了一系列视图层接口 ,View 层(Activity)实现 IView
接口中相应视图逻辑。 View 层通过持有的 Presenter 处理业务逻辑,即请求用户信息。一般情况下,Presenter 也不直接处理业务逻辑,而是通过 Model 层,例如数据仓库 Repository, 来获取数据,避免 Presenter 重蹈覆辙,日渐臃肿。同时,Presenter 层也是持有 VIew 的,获取用户信息之后再转发给 View 。
总结一下,MVP 中 View 和 Model 完全解耦,通过 Presenter 通信。View 和 Presenter 共同处理视图层逻辑,Model 层负责业务逻辑。
在 Github 上 Android 官方的架构示例 architecture-samples 中 MVP 作为主分支坚挺了很久。我最初也是根据这个官方示例改造了自己的 MVP 架构,并且使用了很长时间。但是 MVP 作为一款面向接口编程的架构,随着业务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大,有种遍地都是接口的既视感,实在显得有点繁琐。
另外一点,Presenter 的职责边界不够清晰,它除了承担调用 Model 层获取业务逻辑之外,还要控制 View 层处理 UI。用下面一段代码表示一下:
class LoginPresenter(private val mView: LoginContract.View) : LoginContract.Presenter {
......
override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CoroutineScope(Dispatchers.Main).launch {
val result = WanRetrofitClient.service.login(userName, passWord).await()
with(result) {
if (errorCode == -1) mView.loginError(errorMsg) else mView.login(data)
}
}
}
}
一旦 View 层发生任何变化,Presenter 层也要做出相应改动。虽然 View 和 Model 之间解耦了,但是 View 和 Presenter 却耦合了。理想情况下,Presenter 层应该仅负责数据的获取,View 层自动观察数据的变化。于是,MVVM 来了。
黄金时代 —— MVVM
Google 官图镇楼 。
MVP 风光早已不在, Android 官方的架构示例 architecture-samples 的主分支已经切换到 MVVM 。在 Android 的 MVVM 架构中,ViewModel 是重中之重,它一方面通过数据仓库 Repository 获取数据,另一方面根据获取的数据更新 View 层的 Activity/Fragment。等等,这句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Presenter 不也是干了这些事吗?的确,它们干的事情都差不多,但是实现上完全不一样。
以我的开源项目 Wanandroid 中的 LoginViewModel
为例:
class LoginViewModel(val repository: LoginRepository) : BaseViewModel() {
private val _uiState = MutableLiveData<LoginUiModel>()
val uiState: LiveData<LoginUiModel>
get() = _uiState
fun loginDataChanged(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emitUiState(enableLoginButton = isInputValid(userName, passWord))
}
// ViewModel 只处理视图逻辑,数据仓库 Repository 负责业务逻辑
fun login(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String) {
viewModelScope.launch(Dispatchers.Default) {
if (userName.isBlank() || passWord.isBlank()) return@launch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showLoading() }
val result = repository.login(userName, passWord)
withContext(Dispatchers.Main) {
if (result is Result.Success) {
emitUiState(showSuccess = result.data,enableLoginButton = true)
} else if (result is Result.Error) {
emitUiState(showError = result.exception.message,enableLoginButton = true)
}
}
}
}
private fun showLoading() {
emitUiState(true)
}
private fun emitUiState(
showProgress: Boolean = false,
showError: String? = null,
showSuccess: User? = null,
enableLoginButton: Boolean = false,
needLogin: Boolean = false
) {
val uiModel = LoginUiModel(showProgress, showError, showSuccess, enableLoginButton,needLogin)
_uiState.value = uiModel
}
data class LoginUiModel(
val showProgress: Boolean,
val showError: String?,
val showSuccess: User?,
val enableLoginButton: Boolean,
val needLogin:Boolean
)
}
可以看到,ViewModel 中是没有 View 的引用的,View 通过可观察的 LIveData 来观察数据变化,基于观察者模式做到和 ViewModel 完全解耦。
数据驱动视图 ,这是 Jetpack MVVM 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基本数据流如下所示 :
- 数据层 Repository 负责从不同数据源获取和整合数据,基本负责所有的业务逻辑
- ViewModel 持有 Repository,获取数据并驱动 View 层更新
- View 持有 ViewModel,观察 LiveData 携带的数据,数据驱动 UI
曾经和一些开发者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 不使用 DataBinding 还算是 MVVM 吗 ?** 我认为 MVVM 的核心从来不在于 DataBinding 。DataBinding 只是可以帮助我们将 数据驱动视图 做到极致,顺便还可以双向绑定。
要说到对 Jetpack MVVM 中最不满意的一块,那非 DataBinding 莫属了。在我狭隘的认为 DataBinding 就是一个在 xml 里面写逻辑代码的反人类的库时,我是坚决反对在任何项目中引入它的。固执己见的时候就容易走进误区,在阅读 KunminX 的 重学安卓:从 被反对 到 真香 的 Jetpack DataBinding! 之后,正如这篇文章名字一样,真香。
香的确是香,一切能让我早下班的都是好东西。在我的某次提交日志上,我写下了 消灭 Adapter 几个字,那时我刚用 DataBinding 消灭了大部分 RecyclerView 的 Adapter 。可是在提交之后,我的良心惴惴不安,我追究还是在 xml 文件里写逻辑代码了,难道这真的不反人类吗?
未来可期 —— Jetpack Compose
现在你应该可以理解我对 Jetpack Compose 的执念了。抛去其他特性,在我看来,它完美的解决了 数据驱动视图 的问题,我再也不需要使用 DataBinding 了。
简单代码展示一下 Compose 的用法。下面的代码描绘的是首页 Tab 下的文章列表。
@Composable
fun MainTab(articleUiModel: ArticleViewModel.ArticleUiModel?) {
VerticalScroller {
FlexColumn {
inflexible {
HeightSpacer(height = 16.dp)
}
flexible(1f) {
articleUiModel?.showSuccess?.datas?.forEach {
ArticleItem(article = it)
}
articleUiModel?.showError?.let { toast(App.CONTEXT, it) }
wenjian
articleUiModel?.showLoading?.let { Progress() }
}
}
}
}
这种写法叫做 声明式编程 ,会用 Flutter 的同学应该很熟悉。方法参数 ArticleUiModel
就是数据实体类,直接根据数据 ArticleUiModel 构建 UI 。说的大白话一点,就是给你长方形的长和宽了,让你画个长方形出来。最后加上 @Compose
注解,就是一个可用的 UI 组件了。仔细看代码,里面还用了两个 UI 组件 ,ArticleItem
和 Progress
,代码就不贴出来了。分别是文章列表的 item 项目 和加载进度条。
那么,数据如何更新呢?最简单的方式是使用 @Model
注解。
@Model
data class ArticleUiModel(){
......
}
对,就是这么简单。@Model
注解会自动把你的数据类变成可观察对象,只要 ArticleUIModel 发生变化,UI 就会自动更新。
但是我在实际开发中结合 LiveData 使用时,好像表现的不是那么正常。后来在 Medium 上无意中看到了解决方案,针对 LiveData 做了特殊处理 :
// general purpose observe effect. this will likely be provided by LiveData. effect API for
// compose will also simplify soon.
fun <T> observe(data: LiveData<T>) = effectOf<T?> {
val result = +state<T?> { data.value }
val observer = +memo { Observer<T> { result.value = it } }
+onCommit(data) {
data.observeForever(observer)
onDispose { data.removeObserver(observer) }
}
result.value
}wenjian
在 Activity/Fragment 中观测 LiveData 即可:
class MainActivity : BaseVMActivity<ArticleViewModel>() {
override fun initView() {
setContent {
+observe(mViewModel.uiState)
WanandroidApp(mViewModel)
}
}
override fun initData() {
mViewModel.getHomeArticleList()
}
}
这样 View 层就可以自动观察 LiveData 所包含的值了。
没有 xml,没有 DataBinding,一切看起来称心如意多了。但就是 UI 体验有那么一点糟心,你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Compose 安装体验一下。由于还是早期的预览版,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相信,等到发布 Release 版本的时候,一定足以完全代替原声的 View 体系。
本文并没有详细介绍 Jetpack Compose 的详细使用过程和其他特性,更多信息我推荐下面两篇文章:
- Jetpack Compose 最新进展
- Jetpack Compose 新的尝试
最后
正如 Android 官网 Jetpack 介绍页所说,Jetpack 可以帮助开发者更轻松的编写优质应用。的确,随着应用架构的规范,我们只需要把精力放在需要的代码上,加速开发,消除样板代码,减少崩溃和内存泄露,构建高质量的强大应用。我想不出来有任何理由不使用 Jetpack 来构建你的应用。而 Compose 必将称为 Jetpack 中极其重要的一块拼图。
Jetpack Compse ,未来可期 !
添加我的微信,加入技术交流群。
公众号后台回复 “compose”, 获取最新安装包。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
秉心说
, 专注 Java 、 Android 原创知识分享,LeetCode 题解。更多最新原创文章,扫码关注我吧!
加载全部内容